徐州市疾控中心提示广大市民:欢度春节需防传染病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人群聚集、流动性加大、接触频繁,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在外就餐的机会增多,感染肠道传染病的风险也有所增加;此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外出旅游来欢度春节,而有些国家或地区正在发生的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疫情可能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因此,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广大市民:春节期间,应谨防传染病的感染和发生,确保健康愉快地度过新春佳节。
一、重点关注传染病
1、流感。春节期间是季节性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有时伴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多数人为轻症,可以自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空气中的飞沫传播。预防控制措施: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及时洗手;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6.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人感染H7N9禽流感。入冬以来,我国H7N9疫情较平稳,报告病例数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可能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传播,个人的暴露机会、免疫力以及遗传易感基因可能在感染和发病中起到很重要作用,人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远低于季节性流感。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等,一般起病较急,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严重者可出现重症肺炎和呼吸困难。目前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对患者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疗效。预防控制措施:1.尽可能减少与禽鸟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鸟,若接触要及时洗手,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2.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3.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近7天有无接触禽类,以便医生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冬季是诺如病毒等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预防控制措施: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牡蛎、贝类等水产品;3、自来水和桶装水均要烧开饮用,避免开水与生水混合饮用;4、家中出现腹泻患者,一定要对其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用含氯消毒剂或其它有效消毒剂进行消毒;5、当发生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二、旅行卫生建议
春节期间选择外出旅游者更要关注一些特殊传染病。
1、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中东呼吸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发生于中东地区,其中80%来自沙特阿拉伯,首代病例主要通过接触单峰骆驼感染。密切接触或共处于狭小空间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该病典型症状表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起病急,高热,可伴有畏寒、寒战、咳嗽、胸痛、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病死率高,约为40%。
2、黄热病。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近期巴西黄热病报告病例数和死亡数呈现上升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染、出血等,在某些暴发疫情中病死率可高达20%-40%。
3、白喉。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期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及也门等暴发了白喉疫情。临床表现以发热,气憋,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伪膜为特征。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密切接触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白喉是疫苗可预防疾病。
4、霍乱。霍乱是由O1 血清群和O139 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2017年4月至2018年初,也门暴发了大规模疫情,病例数已达上百万例,死亡2000余人;此外肯尼亚、赞比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多国也有疫情发生。主要临床症状为不伴发热的严重水样腹泻,可快速导致脱水。脱水表现为心动过速、皮肤失去弹性、粘膜干燥、低血压以及口渴。如未及时医治,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如得到恰当及时的补液,霍乱的病死率小于1%。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传播。
5、寨卡病毒病。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目前,全球报告有本地寨卡病毒病疫情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也包括部分东南亚国家。我国公民经常前往旅行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柬埔寨、老挝等曾有疫情发生。80%感染者无症状,但无症状感染者仍可能有传染性。有症状感染者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痒、发热等,一般在7天内可以自愈。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包括小头畸形),甚至发生死胎、流产。主要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播,还可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输血传播。
市疾控中心对春节期间外出旅行提出以下建议:
1、了解旅游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旅行前制定旅游计划,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或通过咨询疾控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等多种渠道了解旅游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掌握相关传染病预防知识,必要时提前接种相关疫苗,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当旅游地发生某种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应立即终止旅行。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霍乱、伤寒、痢疾、甲肝炎和戊肝等传染病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肠道传染病,旅行期间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严把好病从口入关。
3、防止昆虫叮咬。蚊子、跳蚤、虱子和蜱、螨等吸血昆虫可传播多种传染病,包括疟疾、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病、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恙虫病和出血热等,因此,在旅游途中应避免昆虫的叮咬。尽量不要在野外宿营,如确实需要,应自备帐篷,身上涂抹有芳香气味的驱虫剂,并穿长袖衣裤睡觉。在蚊子较多的地方,入住的房间应有纱门、纱窗,晚上睡觉应挂蚊帐或点蚊香。要特别注意检查床铺是否卫生,有无跳蚤、虱子,若卫生状况不好,应改换卫生条件好的宾馆入住。
4、注意个人卫生。出行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盖口鼻;避免与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大量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活禽,特别是来路不明的禽类和病死禽。
5.加强自我健康监护。旅行前夕或旅行期间出现健康异常,应及早就医,特别是当所患疾病怀疑为传染性疾病时,应推迟、取消或及时中止外出旅行,防止和减少疾病的传播。在旅行途中,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旅行组织者或建议可疑病例及时到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出境旅游归国时,若出现身体不适,如发热、头疼、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申报。出行归来一段时间应注意加强自我健康监护,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