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口罩的历史,也是人类对抗疾病、回顾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那还犹豫什么,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口罩的前世今生吧。
古代口罩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古代的口罩没什么技术含量,脸上绑块布片就成了,跟当今明星有得一比:让群众认不出来。
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学和护理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使用次数明显频繁。口罩在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3年,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纱布口罩。
纱布口罩
纱布口罩可阻止一部分病毒侵袭,
但此种口罩其结构与人面部密合性差,防毒效率低。
2003年5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319号令,通知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不作为医疗器械管理,说明纱布口罩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
2003年有关机构在国家指定的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对16层纱布口罩和24层纱布口罩进行了过滤效果侧定,结果发现16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果仅为24%,24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果也只有36.8%,完全达不到防护的要求。
在医疗机构,我们见到医护人员更多佩戴的,还是: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至里面;中层有过滤作用,可阻隔空气中大于5μm颗粒,过滤效果>90%;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
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的防护,在感染性疾病科以及发热门诊等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实际使用时一定要分清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外面,不能反戴;一般鼻夹结构是在外面的。
医用防护口罩
SARS以前没有医用防护口罩,很多人都认为N95口罩就是医用防护口罩,这是错误的。
医用防护口罩有国家标准,我国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管理,规定口罩的过滤效果要达到N95要求(对非油性0.3μm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95%),同时还要具备表面抗湿性、合成血阻断性能等医用防护要求。
医用防护口罩用于空气隔离的防护,一般要求肺结核门诊和收治病区的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过去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储备的医用防护口罩都是白色的8210型号,这是用于职业粉尘防护的口罩。
目前美国3M公司生产的2个型号,1860型号是最经典的碗状结构,9132型号是折叠结构的
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消媒科:葛小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