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接触工种包括哪些?
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非常广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列举了可能导致噪声聋的行业工种。在实际工作中噪声主要来自于:
(1)机械加工、制造:下料、剪切、锻造、冲压、辊压、铆接、落砂、造型;
(2)金属表面处理:抛光、喷砂、清理;
(3)煤矿及其他矿山开采:凿岩、爆破、掘进等;
(4)纺织服装:扎花、纺纱、织造、制条、染整等;
(5)热电:碎煤、球磨、汽机发电、司炉;
(6)水泥制造:破碎、研磨;
(7)公路、铁路、水利建设:开凿隧道、爆破;
(8)建筑建材:石料破碎、碾磨、凿岩、钻孔、打桩等。
职业性噪声聋有哪些临床表现?
主要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4000 Hz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几乎无明显影响;通常是双耳都受损害,在听力计检查中可发现,早期听力损害为高频听力下降,并逐渐向低频发展,最终全频听力下降,此时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常为高音性耳鸣,日夜烦扰不宁。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头痛、头晕,有的伴有失眠、头胀感、眩晕、恶心或呕吐等。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原则
根据连续3年以上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近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结合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觉损害,方可诊断。GBZ 49—2014标准附录中对“噪声作业”进行了定义:工作场所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作业,即8h等效声级(A计权)≥85 dB。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分级
符合双耳高频(3000 Hz、4000 Hz、6000 Hz)平均听阈≥40 dB者,根据较好耳语频(500 Hz、1000 Hz、2000 Hz)和高频4000 Hz听阈加权值进行诊断和诊断分级:
a) 轻度噪声聋:26 dB~40 dB;
b) 中度噪声聋:41 dB~55 dB;
c) 重度噪声聋:≥56 dB。
职业性噪声聋的处理原则
1 噪声聋患者均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
2 对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 dB,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000 Hz、4000 Hz、6000 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 dB)应调离噪声作业场所。
3 对话障碍者可配戴助听器。
4 如需劳动能力鉴定,按GB/T 16180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