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病危害申报,这些内容需要掌握!
来源:
职卫行业讯息
日期:2025-04-29 15:29:44
点击:1875
属于:职业放射卫生
职业病危害申报是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规范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危害申报的主要管理要求和主要内容,以便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
在立项前,申请者需要收集有关职业病危害的相关资料及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文件、技术规范、标准等,以明确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职业病危害项目建议,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议金额、建设期限等,并确保建议内容简明扼要,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之后,按照相关规定编制项目申请和预算,填写《职业病危害项目申请表》,并同时提交其他必要材料(如项目建议书、预算、评估报告等)。然后提交至职业健康监管机构进行审核。
申请者需要按照职业健康监管机构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实施,并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定和要求,保证项目实施安全、可控和有效性。
项目实施后,申请者需要编制项目结项报告,并提交给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审核。审核合格后,项目结项成功。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地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这意味着用人单位不得隐瞒或谎报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确保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其他用人单位则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这一规定明确了不同层级用人单位的申报管辖范围,便于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管理。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这种双重申报方式既保证了申报的便捷性,又确保了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应当按照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1)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技术、工艺、设备或材料变更: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企业基本信息变更: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检测结果变化: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5)此外,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对于未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监管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具体罚款数额根据违规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可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但未按规定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的用人单位,也将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监管部门准确识别和管理用人单位,确保申报工作的有效进行。
用人单位需要详细列出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如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等,并注明其浓度或强度。这是评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基础。
用人单位应说明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以便监管部门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和产生过程。这有助于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督促其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用人单位需要说明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而设置的防护设施,如通风系统、除尘设备等,以及为劳动者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这是评估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措施。
用人单位应说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数量、分布、岗位设置等情况,以及对其进行的职业健康培训、职业健康检查等管理措施。这有助于监管部门了解用人单位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保护程度,督促其加强职业健康管理。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用人单位可能还需要提交其他与职业病危害申报相关的文件、资料。这些文件、资料可能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职业病防治计划等。
总之,职业病危害申报是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职责,也是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措施。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要求,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