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时,可能经常会听到医生说:“孩子的远视储备量不足。”那么,远视储备究竟是什么呢?和近视是什么关系呢?远视储备不足就是近视吗?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远视储备。
一、什么是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简单来说,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眼球轴长较短,导致眼睛的屈光状态自然倾向于远视(即能够清晰看到远处物体,而近处则可能模糊)。
这种生理性的远视是儿童视力正常发育的一部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正视状态(既不远视也不近视)或轻微远视。
儿童拥有足够的远视储备可以视为一种对抗未来近视发展的“缓冲区”,
如果科学合理使用,延缓消耗速度,便能预防近视发生。
二、远处储备怎么查?标准是多少呢?
12岁以下儿童,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
散瞳验光,便可准确查出远视度数。
一般情况,3岁左右的儿童,远视为300度;4~5岁,远视储备在200~250度;6~7岁150~200度;8~9岁100~150度,10~11岁50~100度,12岁以后远视逐渐消失。
远视储备值低不代表将来一定会发展成近视,只是增加了近视的风险,需要医生结合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三、远视储备越多越好吗?
儿童期的生理性远视一般为低度的远视,不影响视力。而当儿童远视度数过高,为了看清楚过度使用调节功能时,则可能会出现视疲劳、弱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等问题。如果远视储备额度超过相应年龄的储备上限,应关注儿童是否患有远视眼。
所以
远视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远视度数过高反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矫正。
四、如何避免远视储备过早消耗?
(一)户外活动,“目”浴阳光
日间户外活动是延缓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保证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幼儿提倡日间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
(二)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阅读和写作时,使用台灯照明,
台灯放置于写字手对侧前方,顶灯同时打开。保持正确坐姿,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
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遵循
“20-20-20”法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应当抬头眺望远方20英尺(6米)的远处,至少20秒。如非学习必要,尽量少
用电子产品。
(三)营养均衡,充足睡眠
三餐
定时定量,多吃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番茄、胡萝卜等,少吃甜食,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四)定期检查视力,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监测发现孩子的远视储备消耗过快时,要警惕近视,及时干预治疗。
建议孩子
每3个月或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建立视力健康档案,一旦发现异常,应由医生调整检查周期。
孩子出现
眯眼、频繁揉眼等情况,或者幼儿园/学校体检提示异常,则应尽快就医检查。
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感知世界的桥梁,我们要珍惜远视储备,预防近视,呵护眼健康!
组稿:翟爽
审核:苗升浩